如何提高老年人进餐食欲和禁忌
2023-11-29 15:44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一般来说,老年人常常发生消化吸收不良,饱闷不适,食欲下降,便秘等现象。这些衰老的表现,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对营养需求和食物的选择。因此,平时要经常观察老人的饮食习惯,注意区别老年人喜爱和厌恶的食物。在饮食上常变换花样、品种,做到了色鲜,味美,容易消化才能促进食欲。
但是,人到老年,由于唾液及胃,肠的消化液分泌减少,牙齿松动,脱落等原因,往往食欲不振,咀嚼无力,吃东西味道不香。由于食物没有被充分咀嚼,进入胃肠后得不到充分消化,所以,使脆弱的消化系统负担加重,影响了身体健康。怎样使老人进餐食欲有生津有味,必须要做到如下“六点”:
一是情绪对食欲影响很明显。单独进餐的老人比生活在和睦家庭中的老人吃得要少,和自己喜欢的人共同进餐要比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共同进餐食欲要好。所以,在安排膳食时应考虑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在进餐前要避免让老人想不到的事情。
二是膳食制作选料要新鲜。品种要多样化,尽量使其花样翻新,荤素结合,粗细搭配,粮菜混吃,由于老人嗅觉不敏感,因此,要注意使饭菜的颜色形态悦目,这样可使老人通过眼睛对食物产生良好的感觉。
三是为了弥补老人减弱了的嗅觉和味觉功能。菜肴中添加的佐料和调料味道要浓些,但油腻要少些。尽量使饭菜有味道,以增加唾液分泌,促进消化。调料品和佐料可以选用香菇、桂花、玫瑰、陈皮、丁香、良姜、姜末、八角、茴香、花椒、味精、料酒和香油。尽量少用盐和糖,以免损害老人的功能已经减退的肾脏和心血管。
四是由于牙齿松动。咀嚼功能差,所以,菜和肉等烹饪原料应切成小块、碎段、细丝、薄片等。在烹制过程当中要注意油温,火候的调节,讲究烹制的技术。这不仅可以减少食物营养成分的损失,而且,有利于食物达到软,嫩、烂的程度,食物到咀一嚼,即能散碎,酥软,便于细嚼慢咽,促使唾液大量分泌利于消化。
五是由于老人咽部敏感性下降。食物中即使有异物进入咽部,也不易感觉到,往往继续用力下咽,结果造成异物落肚或停留在食道上。所以,在膳食制作过程中,务必要把烹制原料中的骨、刺、核等硬物去掉。
老人在饮食过程中,更适宜这些禁忌
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调查显示,多数老年人的体型是正常偏瘦,肥胖的比例不多(男女间并无差别);许多老年人血压偏高,年龄越高,高血压的比例越大,多数老年人心电图有异常改变;部分老年人有明显的动脉硬化表现;多数老年人血脂偏高。怎样改进这种状况呢?所以,老年人根据本人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膳食改进,老年人在膳食过程中,更适宜这些禁忌:
一是老年人的饮食以素为主,忌荤腥。老年人所患的常见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都与过多食用荤腻食物有密切关系。老年人一般好静,活动较少,体内热能消耗较少,若摄取过多的脂肪食物,势必导致热过剩而积蓄于体表内,形成身体发胖,这样极易使身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老年人的菜谱应以素为主,兼以少量瘦肉、鸡、鱼等,同时注意锻炼健身,防止身体发胖。
二是老年人吃饭要有节制,忌过饱。如果吃得过饱,即使不吃荤腻食物,也会日渐发胖。少食可减轻胃肠负担,保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少食是指适量,绝非越少越好。应根据老年人的体质,活动量的大小而定。要掌握“饮食要带三分饥,晚餐宜少不可足”的原则,使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
三是老年人的饮食应新鲜,忌久放。新鲜蔬菜和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损失少,且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久放变质的食物,易导致人体生病。老年人应忌吃隔餐食物,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更要忌食隔夜食物。
四是老年人应食用松软食物,忌坚硬食品。人到老年,生理机能衰退,消化功能减弱,牙齿松动,肾衰胃虚,所以,老年人的饮食以松软为佳,最好不吃或少吃油炸,坚硬食物。最好以蒸、炖、煮、烩为主,这样有利于老年人消化吸收。
五是老年人饮食应淡些,忌过咸。摄取盐分过多,会使钠离子在体内过剩,引起血管收缩,而且可能导致高血压症,造成脑血管障碍,食咸过多,引起多饮水,就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的负担。
六是老年人一般体弱胃寒,忌冷饮。除在穿戴上注意保暖外,在饮食上应以热食为好,切忌食生冷食物。即使在夏季,也不宜多吃冷饮,以免身体受寒生疾。
(文/江西瑞昌市法院老体分会 程传贤)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