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德是健康长寿之本
2023-07-31 10:02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一提起养德,可能有人会说,那纯属是“空洞说教”,“德与健康长寿怎能捏在一起”。其实,德不是空洞抽象的,德是有物质基础的。养德与人之性命是息息相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什么是德?现代论理学认为,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人之生命是先天三元和后天三元的合和体二者平衡方能健康,中医理论认为,“偏阴偏阳,谓之疾”。人的生命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消耗先天三元的过程,只有不断补充先天三元,才能达到健康长寿。
锻炼有素的人,就注意到调动体内三元,通过吸收宇宙先天三元来补充由后天生命消耗掉的能量,调和自身脏腑、经路,达到平衡、喜乐自生的状态。反之,如果不注意养德,违背人体客观规律,无休止地追求名利私欲,突击性地消耗掉了自己的先天三元。这必然使人身疲力衰、疾病丛生。这就是失德的表现,那么,他也就加快了自己回归大自然的进程。
在日常生活怎样来养德呢?首先要认识天地运化规律,明白顺其自然规律则生,逆其自然规律则亡;顺其社会规律则生,逆其社会规律则亡哲理。人要遵社会之道 -遵纪守法;遵单位之道--遵守规章制度;遵家庭之道--孝敬长辈,爱护下辈;遵人体之道--性与命和则生。要以诚待人,诚挚、诚心、诚恳、诚实。在富贵面前,不飘飘然,吃喝玩乐、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要利用自己丰厚的物质基础,多做善事,多做益事,为社会多作贡献,造福社会,造福自然。在贫穷面前,不灰心意冷、悲观厌世,富贵来自贫穷。“勤俭是兴旺之本,懒堕是衰败之根。”为人处事胸怀要广博有量,对于不实和侮辱要忍得住,要有“天地的胸怀,大海的容量”。因此只有顺其自然、社会、人生的运化规律,人才会达到智慧发展、社会安定、家庭幸福、自然亲和、身心康泰。
养德,实际上就是要精神与命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高度和谐,实现这一目标,人才能有超常的体魄和智慧,那么,健康长寿也就在其中了。
(文/瑞昌市老年体协 宋增明)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