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散步运动 抑制慢病发展
2023-01-28 10:12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我患高血压病、冠心病23年,患糖尿病12年多。在最近12年里我根据医生的指导,坚持服药、合理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和坚持散步运动。使病情得了较好的控制,身体状况自我感觉良好。我是怎样坚持散步运动的呢?
一、为战胜疾病,立志锻炼身体。
过去,我一直不爱运动,后来一些慢性病相继找上了门。1999年底,被医院查出高血压2期和冠心病,当时我却把医生的嘱咐当成耳旁风,不吃药,也不运动。结果血压居高不下,经常头涨、胸疼、乏力。有时走不了多远就感到心脏发紧,靠立即口含几粒“速效救心丸”来缓解。
2010年5月又被医院诊断出2型糖尿病。其诊断书上还表明:高血压(治疗后极高危)、高血压心脏损害;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出院时,经治医生严肃地对我说:“你太不注意自己的病情了,这样下去会有危险的!”
诊断书上的“极高危”和医生的告诫让我大为震惊。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吸取教训,尊重医学科学,坚决按医生的要求办。既然健康离不开“运动”,加之我尝到了懒得运动的苦头,从此便特别注重弥补“体育健身运动”这一课。
二、散步运动舒缓,适合老年健身锻炼
人若患有一种慢性病就够难对付的了。我是多种慢病集一身,这些病互相促进、互相恶化,它们联合进攻我这老弱之躯。于是我幻想着:从运动侧面讲,若有一个“以一挡十”、能对抗多种病魔进攻的运动项目就好了。
医生给我推荐了好几个运动项目。可是,“跑步”我嫌累,害怕心脏承受不了;“打乒乓球”我技术差,害怕找不到对手;“打太极拳”我姿势差,害怕别人笑话。最终我选择了“散步”这个理想的运动。因为散步运动是全球公认最好的有氧运动,既简便易行、平稳舒坦,又是独立操作,符合我的个性,更重要的是有益于我多种疾病的康复。
医生的嘱咐和《高血压病调养》、《糖尿病调理》等书中强调到:不管进行那种运动锻炼都要坚持,日积月累才能对健康有效果。于是,一年四季除最热那几天下午和特殊情况外,一般每天上午、下午、晚饭后我都要各散步一次。即使是下雨也要打着伞去走走。我散步走得较慢,一般每分钟走90步左右。每天走了多少步不清楚,反正要走三到四小时。
三、添加辅助动作,提升散步功效
我以散步为主,还根据病情的需要和医学资料介绍,捎带做了一些常规运动的“小动作”,这既增加了散步锻炼的多样性和功效,又给单调、枯燥的散步运动增添了“好滋味”。做这些配合运动是随机的,项目不固定,时间不长、次数不多。例如:
头和脸部按摩。轻按头顶的百会穴、两眉间的印堂穴、两眉梢外的太阳穴和颈后的风池穴;或轻搓面部,轻揉耳廓、拉耳垂等,可防治头疼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上肢和躯干运动。模仿举哑铃动作,如双臂上、前、侧举,扩胸;或做拳击动作;耸肩;停步时,象玩呼拉圈那样晃动腰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消化系统功能。
手指活动。按揉拇指与食指交叉处的合谷穴;或轻按手腕内侧凹陷处的太渊穴;双手十指交叉互插,伸手指抓捏;手玩健身球等,可防治高血压、胸痛。
下肢按揉。坐下休息时,可双手分别捂、揉搓膝盖;按、揉膝盖外侧处足三里穴;或轻拍踝骨至大腿部位等,以配合治疗冠心病、下肢病变。
四、寻找快乐情趣,增加散步兴趣
轮流变换行走的目的地和路线。一般是上午逛菜市、超市,下午走健身绿道、游公园,晚饭后漫步龙泉航天城内纵横人行道;每天走线路跟前两三天所走的路尽量不重复,天天都觉得有新鲜感。
边走边听歌曲、相声、小品,听散打平书;观赏、拍照沿途美景。一次在公园散步时看到棵奇特的树:一个苍老的枯树蔸蔸上,长着一棵青枝绿叶的小树。我拍下来后发给孙女,没想到她在照片上题字是:“爷孙情深”。孙女这个回应让我高兴极了。乐趣来于散步,乐趣又激发了我的散步热情。
注意把其他爱好与散步相结合。2022年初秋,成都地区跟全国多地一样高温创历史极值,不少人心里烦躁。那时我刚学写格律诗。一天,我散步看到一丛茂盛的芦苇,其茎和花象个坚韧不屈的白发老人,不惧烈日酷晒。我触景生情,拍照后想配首诗,于是边走边琢磨成诗:“翁老体强硬,高温没怨声。惊雷仍冷静,风暴舞姿迎。”发到我们“夕阳红文学社”后,获得不少文友的点赞。
五、家庭亲情相助,有个好的散步伙伴
全家人都支持我散步,尤其我老伴很配合。她不仅是我散步的支持者、陪伴者和监督者,还是我散步的带头人。这是缘分,也是我能坚持散步的又一重要原因。
每次散步前,一般都是她提醒:“该走得了!”;她还提醒带上水、带点糖果或零食,并要求穿软底鞋;散步中我们互相安全提醒,注意防摔跤。过马路时“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既防止交通意外,又避免“百米冲刺”而引起我心脏不适。
这个散步伙伴还有两个特点:一是爱逛商店。不买的商品她也要看看价格、份量、保质期,一个超市逛下来相当于走10多里路;二是爱聊天。我们老两口边走边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愉快地完成了一天的散步任务。
切身体验让我感受到,散步确实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和机体免疫能力等。通过坚持散步运动等多管齐下措施的干预,近年我的身体状况比前几年好得多。经多次测试,血压、血糖值保持在“较好控制”标准内;一直没离身的“速效救心丸”这几年也没派上用场;2022年12月“新冠疫情”管控放开后,我没有大的不良反应。我“走”出了健康,“走”出了幸福,我将把散步进行到底!
(文/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明江路社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会员 肖学炳)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