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话养生
2022-10-08 15:59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一度的“敬老日”。因为“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相重,故曰“重阳”,又称“重九”。
九九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在唐代与元日(春节)、寒食、上巳位列四大传统节日。历经1200余年的演变发展,重阳节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1989年,国家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老人节”。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在中医理论中,重阳节后气候逐渐转凉,阳气逐渐下沉,阴气逐渐上升,是一个容易患病的季节。因此,为了适应秋季气候变化特点,防病延年,健康长寿,老年人更应注意秋季养生。
一、穿衣篇
1、适时增减
重阳节前后,一天中温差变化很大,常有一日内10度以上的气温骤变。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来说,要注意及时跟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此时的添衣原则是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准,出门时务必多备一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2、四肢保暖
重阳节后,天气转入深秋,这时就不能再继续“秋冻”了,衣着方面要开始注重保暖。尤其是离开心脏距离较远的四肢末端,如足踝部等最易受凉,一定要做好保暖,穿上保暖性能好的鞋袜,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二、饮食篇
1、谨防秋燥
秋天比较干燥,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在饮食中大家应少吃葱、姜、蒜、椒等辛辣食物,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新鲜的蔬菜。此外,喝白开水或蜂蜜水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能有效缓解秋燥,滋肺润喉。
2、饮菊花酒
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有祛灾祈福之意,古人甚至将菊花酒称为长寿酒。传统的菊花酒是采用菊花、糯米、酒曲等酿造而成,并在其中加入了枸杞子、麦冬等中药材,因此具有养肝、健脑、明目和延缓衰老等多重养生功效。
3、适量吃肉
很多老人因为身患慢性病,为了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喜欢选择素食,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来看,老年人不吃点肉还是不行的。因为,蛋白质对老人来说很重要,如果摄入不足,极容易引起肌肉衰减。同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在2015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老人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而红肉(猪牛羊等瘦肉)中的铁是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血红素铁,适量吃红肉对预防缺铁性贫血很有益。
老年人的肉类摄入量可以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天50克~75克,可选择猪牛羊等红肉,也可选择鸡鸭鹅等禽肉,还可搭配1-2两鱼虾类,以及奶类、鸡蛋、大豆制品等,当然蔬菜水果、杂粮等也是不可少的,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对预防疾病都很有帮助。
三、起居篇
1、避风而卧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老年人体质差,对睡眠环境也要求较高。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就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甚至发生口眼歪斜流涎;“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让人不能充分休息,翌日全身酸痛,困乏无力。所以,老年人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盖好被子注意保暖,切不可贪凉。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毛发脱落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可以用湿毛巾擦室内的家具,用湿拖布擦地板,室内还可养鱼、养花,或者使用加湿器等。
2、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认为,重阳节前后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是因为早卧能顺应阴精的收藏,而早起能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现代医学也认为,重阳前后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概率,对预防脑中风等有一定意义。
四、出行篇
1、登高赏菊
重阳过后,日照渐少、草叶枯落、花木凋谢,常使一些老年人产生凄凉垂暮之感,导致情绪忧郁、烦躁不安等,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因此重阳节里,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去登山远眺,观赏美丽的秋景,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排遣忧郁伤感之情。
2、佩戴茱萸
佩戴茱萸同样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重阳节可将茱萸佩戴在头上、手臂上,或是做成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从而起到避邪驱虫,祛风散寒的功效。此外,茱萸其实也是一味中药,其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可用于缓解旅途中的眩晕耳鸣、腰膝酸痛等病症,功效十分显著。
五、运动篇
老人随着年龄增加运动能力逐渐下降,心肺等脏器功能逐渐衰退,表现出肌力减弱、步速变慢、骨质疏松、反应缓慢、灵敏度降低等,因此运动不能过于随意,不能逞强,一定要注意安全。
1、避免憋气运动
老人多有肺气肿,当憋气用力,会因肺泡破裂而引发气胸。憋气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气促,甚至呼吸困难。憋气还可能引发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不宜参加举重、拔河等需憋气的运动项目。
2、避免旋转运动
老人平衡能力下降,协调性变差,像溜冰、荡秋千及各种旋转动作应忌讳,否则容易摔倒,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3、避免低头运动
老人不宜做低头、后仰和侧弯运动,更不应做头向下的倒置动作,否则容易引发脑溢血。还可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两眼发黑,站立不稳,甚至摔倒。
老年人要适当锻炼,量力而为,循序渐进,以舒缓自然为主,不要勉强自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健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相对适合老年人。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