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中国三成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的常见认知误区,你中了几个?
2022-09-28 14:12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60 岁)达2.604亿,其中约30%的老年人是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存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治糖尿病已成为维护老年人健康的重中之重。
误区一 得糖尿病不要紧
不少人认为,得了糖尿病也没什么要紧的,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殊不知,人体器官长期浸泡在高血糖中,会损害各个器官,最终导致多种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致残致死。
据统计,糖尿病医疗费用81%用来治疗并发症,并发症的危害绝不可小觑。
误区二 糖尿病是爱吃糖引起的
爱吃糖与糖尿病的发病没有必然的联系。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误区三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水果了
豆类、富含纤维的谷物类(每份食物≥5 g 纤维)、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物均为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提高膳食纤维摄入对健康有益。
建议糖尿病患者达到膳食纤维每日推荐摄入量,即 10~14 g/1000 kcal。
误区四 糖尿病可以治愈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能根治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侥幸心理,乱投医、乱用药,相信小广告、“祖传秘方”“高科技纳米技术”等,最终只会延误病情。
误区五 只有胖子才会得糖尿病
那可不一定!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概率确实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腰带越长,离糖尿病的距离就越近。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
如果瘦子有其他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一样可能患糖尿病。而且患糖尿病的瘦子不在少数,糖尿病更青睐胖子,但对瘦子也不嫌弃。预防糖尿病,人人有责,无论胖瘦 。
误区六 “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肯定不可以!无糖食品虽然在生产中没有添加蔗糖等精制糖,但很多无糖食品本身依然含有大量淀粉,会在体内逐渐分解为葡萄糖。
无糖食品不可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如果吃多了血糖同样会升高。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有糖无糖是相对的,不要被表面的名称或概念所迷惑。
糖尿病是一项常见而复杂的慢性疾病,需要医生与患者共同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生活管理与药物治疗,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
不信谣、不传谣、科学治疗,才能有效抗衡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来源/晚霞报)
(责任编辑:尹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