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老年人秋分时节养生要点

2022-09-23 14:45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己;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总体的降雨量开始减少,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如果不注意养生,很容易就会被病毒入侵。中老年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秋分时节养生要点。

  1、早睡早起。秋分是秋季调养的重要时节,古人认为这个时节,人要“与鸡俱兴”,顺应天时,像鸡一样早卧早起。

  2.适应“秋冻”。古人推崇一种养生方法,叫“秋冻”。不要穿得太多,让人体慢慢适应寒冷,以免身体突然受凉生病。可以试试“冷水擦拭法”:每天早晚,起床后和临睡前,用冷水擦拭脑门、鼻子附近,以及耳朵、手腕等部位,搓热双手,再将被冷水擦拭过的地方搓热,如此冷热交替,能帮助身体适应气温变化 。

  3、合理饮食。秋分时节,人体阳气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为向内收敛,出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趋势,此时养生要尤其注重平补,即平衡身体的阴阳变化,平补气津。常补水,多喝粥。喝水是对抗秋燥最简单的方式,另外,多吃些清润、温润的养生粥,在补水的同时,还起到滋阴生津的效果。秋木耳,益气生津。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板栗等都很适合秋分时节食用。而当季食材秋木耳,味甘性平,有益气生津的功效,是不容错过的美味。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本身脾胃虚弱、经常腹泻的人,也别贪食西瓜、冷饮、螃蟹等寒凉之物。

  4、做好三“捂”秋分之后气温明显下降,注意身体三个地方捂好,不能冻头、不能冻肚脐、不能冻脚。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受凉后会引起头痛等。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外出时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5、健身防病。秋高气爽,气温较为适宜,是户外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可以适当增加亲近自然、平缓的户外有氧运动,如保健操、慢跑、快走、太极拳、爬山等。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出过多会损耗人体之“阴”,所以,秋季锻炼要适度、和缓,并注意运动前热身。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秋分过后,自然界的阳气趋向于收敛、闭藏,正所谓“秋收冬藏”。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