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更喜欢户外有氧健身运动
2022-08-04 10:2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颁布实施,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越来越多的国民将体育健身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养成规律健身的习惯并追求更科学、更便捷的健身服务。
为直观、动态、数据化观察2020-2022年全民健身趋势,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指导、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学术支持、人民网主办的“人民爱健身”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平台,由Keep运动研究院提供数据支持,结合《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和访谈调研内容,发布“人民爱健身”《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
调研发现,我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5%,较2014年调研增长18.5%。以一周作为观察周期,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每周平均健身2.52天,每周平均健身累计时长为99-120分钟。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编制的《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建议,成年人每周累计进行2.5-5小时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活动组合。每周至少进行两天肌肉力量练习。因此,我国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在体育健身系统性、持久性和健身质量方面还需要提高。
我国国民体育健身项目丰富多样,不同健身人群各有所好。跑步、跳绳、骑车、球类、健步走、广场舞、舞蹈和体操都是国民健身经常参与的项目。男性健身者比女性健身者更喜欢户外健身方式。女性健身者比男性健身者更喜爱舞蹈和体操。此外,国民对力量训练也比较重视,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中,25%的健身者经常性参加力量训练。
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认知更加全面,91.0%的儿童青少年、87.2%的成年人和53.6%的老年人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参加调研访问的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中,75.52%的受访者回答,健身是为了提升身体功能。
青少年健身人群和女性健身人群更注重通过体育健身“增强运动能力”,老年健身人群更注重通过体育健身增强心肺功能。72.1%的受访健身者认为,体育健身作用不仅体现在身体层面,还体现在促进心理健康、增加社交关系方面。
在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的人群中,68.5%的成年健身者曾得到过科学健身指导,44.5%的老年健身者曾得到过科学健身指导。这两个数字与2014年调查相比,分别提高13.5%和3.7%。通过平台获得体育健身辅导和协助的人群中,67.43%的健身者主动寻求科学健身指导内容。
“公共体育场馆”“广场空地或道路”“健身路径”“社区体育场地”“公园内园路与铺装场地”,是成年人与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国民使用政府兴建的公共体育场馆和公园内场地进行体育健身的比例,分别为26.9%和9.0%。与2014年调查相比,这两个数字分别增长8.5%和3.6%。
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偏爱户外健身。49%的健身者选用户外运动方式。由于疫情防控政策影响,2020年以来,居家健身成为新的体育健身场景。在同等便利的体育健身环境条件下,74.3%的受访者首选在户外健身,46.2%的受访者首选居家健身,30.8%的受访者首选在室内健身场馆健身。
与60岁以下健身人群相比,60岁以上的健身人群更喜爱在户外锻炼。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