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话养生
2022-07-25 08:45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大暑,热之至也。大暑时节,正值中伏,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酷暑难挨,大雨时行,高温湿热是大暑节气的天气特征。夏夜萤火当空,大暑更应心静。一起赏夏荷,食荔枝,过盛夏!
一是精神调养。大暑时节,天气热,空气湿度大,使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因此,一定要先从精神层面做好调养。民间所说的“心静自然凉”,不无一定道理。遇事慢一拍,静心面对,急躁、生气、恼怒要不得。有条件时可参加一些轻松、愉快、调理情志、调养心气的活动。
二是饮食调养。及时补充水分,同时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以增强体质,使湿热之邪无隙可乘。但所选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过于滋腻,否则极易碍胃,导致消化不良。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甲鱼、豆浆等都是进补佳品。
补充蛋白质。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120克为宜。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
三是日常调养。适当午睡避炎热。起居上,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
避免动怒。主动调节情志,避免动怒烦躁,保持神清气爽。
穿透气衣服、勤洗澡。天热汗多,如果衣物材质不透气,也会引发毛囊炎、股癣等。衣物要尽量防止在阳光下曝晒,勤洗澡,每天1~2次,但不宜过多,否则过度洗涤也会使皮肤变脆弱,容易患皮肤病。
四是运动调养。大暑正处于“三伏天”,天气炎热,此时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凉的公园、河边、林荫道旁进行,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运动过后要补充水分,但应避免进食冷饮,否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此时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健步走、八健身气功、太极拳、广场舞等。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