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身场地设施点亮群众美好生活
2022-04-18 10:54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为我国全民健身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我国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健身场地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越来越多,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新载体持续涌现,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在强身健体中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近年来,我国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和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健身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创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健身场地设施。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134.3%、71.2%和65.1%。
为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各地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已经实现了让群众在走出家门后,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找到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文体活动场地。如把社区综合文化站打造成“百姓健身房”,并向群众免费开放,椭圆机、智能跑步机、动感单车、立式健身车、按摩椅等健身设备一应俱全。让百姓走出家门就有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健身场地。优美的环境,浓郁的健身氛围,让百姓真切体会到了全民健身带给大家的快乐。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