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探讨 -> 正文

落实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老体科普大有可为

2023-10-08 08:56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老龄化”是指按国际标准,一般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定为“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为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要求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应对措施,采取积极行动,使社会保持活力,实现和谐发展。积极老龄化要求在健康·参与·保障等方面采取具体行动。

  “健康”是在生理、心理、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对人类来说,健康第一重要。尤其人进入老年时,身体器官在老化,抵抗力降低,易生病,就更加迫切需要健康。健康是人类最宝贵财富,若没了健康一切都将归零。“参与”是离退后根据需要和可能,继续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和社会服务,使老年生活继续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的积极因素。离退下来后,不应消极“等死”被动生活,而应主动参与,积极生活。“保障”是由政府、社区、家庭依照法律规定,对老年人实行的社会补助和救助措施,以保障老年人基本权利和基本生活,提高老年人生命和生活质量。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途径。

  老体科普工作,是老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和工作目标是通过经济、便捷方式,使老年人普遍获得健身和养生所需的科学知识,帮助和引导老年人养成健康、文明、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使广大老年人身心健康,快乐长寿。随着“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科学”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市21.98万老年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口比在不断攀升,目前在城区已达85%,农村也达到了64%。这些老年人在各级老体科学学会的积极倡导和精心组织下,他们以快乐健康为目的,自觉走出家门,参加各种科学健身体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老年人身心健康,推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的出台。要求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升老年体育科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老年人科学健身活动的研究和指导;统筹推进老年体育科普工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营造老年人体育健身氛围。各地老年体育科学学会结合当地老年人体育发展状况和特点,配合协助各地体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文件的具体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来自新余老年体协的公开信息:目前我市老体“两会”工作实现了“三个全覆盖”,一是城乡老年体育组织网络全覆盖;二是城乡老年人活动场所设施建设全覆盖;三是老年体育科普工作长效机制全覆盖。近年来,我市老体科普工作积极探索新举措,促进老体科普工作深入化、常态化、制度化,努力构建老体科普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创建“三个示范”(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辅导站)活动,让获授牌单位,在“构建机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我们的做法:一是利用简报(黑板报)形式介绍各地的成功经验,在各大公园、广场建老年体育科普长廊,在居民小区建科普宣传栏;二是经常性组织县(区)、乡(镇)老体“两会”开展老体科普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三是组织县、乡老体“两会”领导到市内老体科普工作开展得好的县、乡学习考察。我市渝水区老年体“两会”自2015年以来与区卫健委两方联手,利用卫健委工作的“五大优势”,亲临老年人群进行老年体育科普工作。如水北镇琴山村老体科普宣传员,坚持每年三次为该村老年人举办科普知识讲座;良山镇科普宣传员,每月去辖区各村卫生所指导编写老年体育科普知识宣传栏。渝水区这种“体卫融合”的老体科普宣传创新模式,就很有特色且非常接“地气”,极具可行性推广价值。

  江西新余在全国首创的“党建+颐养之家”敬老养老模式,目前已建成700余个颐养之家,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需求老人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又设法在“党建+颐养之家”创办工作中植入了对老年人“科学健身、保健养生”的科普内容,农村老年人不仅生活有人管理还享受到了科学健身运动带来的快乐,老体科普人员的付出有了收获,农村老体科普工作覆盖面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外,全市近千名老体科普宣传员,他们深入到老体科普工作最前沿,将《报刊精萃·康乐寿》杂志介绍的科学健身、科学养生等知识,每月如期摘刊在科普宣传栏(黑板报)上,或编制成宣传手册,分发给辖区老年人,向老年人进行大众化保健养生科普宣传。罗坊镇胡冬英老人患了颈椎病,手术后仍痛苦不堪,科普人员向她推荐《报刊精萃·康乐寿》介绍的保健方法,她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好多了。

  (文/江西新余市老年体协:宋小平)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