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探讨 -> 正文

毅力·适合·坚持——参加老年科学健身心得体会

2023-07-24 09:23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我叫许志荣,将近七十岁了,但从五十出头就患有高血压,到如今病史已近十五、六年了。早年在单位总是忙于工作,基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锻炼,主要靠药物来控制血压。自从退休后,与以往的生活不同了,空余时间多了,才逐步开始参加健身锻炼。而早期的健身锻炼比较茫然,无非是爬爬山、散散步、跳跳广场舞,从意识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科学健身概念,对身体健康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血压还是反反复复。更始料不及的是,不科学的健身锻炼,甚至给我带来了可怕的负作用。前几年,我参加健身锻炼的毅力还是不错的,主要健身方式以每天早晨早起爬山为主,从不间断。谁知就在2018年初冬的某一天,在早起爬山锻炼结束回家,发现自己讲话都不利索了,嘴角还不断流涎,急忙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告知轻度面瘫,主要原因是由于早起锻炼没有注意面部保暖,加之长期的高血压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的。当时真的无法相信参加健身还会给自己身体带来害处,这让我对参加健身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再没有了以往的积极性。2021年初,我所在的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鸿桥社区启动了老年人科学健身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有关人员上门动员我参加,当时由于对健身前车之鉴的误解,我也有所抵触,但是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再三动员下,我勉强答应作为20+2科学健身跟踪对象参加。但从这一年多的科学健身活动后,我的健康状况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再次让我又燃起了参加科学健身的热情。

  创建初期,社区通过第三方社会组织专门邀请了专家进行健康讲座,虽然我没有以往的热情,但还是坚持前往听讲。在听讲中,逐渐明白老年人的日常健身也须科学,无论是对健身项目的选择、健身的频率、健身的幅度还是早间的选择都有讲究,必须遵循科学,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社区同时也安排了我们20+2科学健身跟踪对象的健康初检,邀请医生专家进行了健康咨询和健身指导。医生针对我的身体状况,建议我运动类的项目选择健步走,每天以8000~10000步为限控制运动量,步速120~140步。另外劳逸结束,白天可选择文化类的活动,比如象棋、掼蛋等健身活动。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遵照专家的指导意见开始自己的科学健身运动,并参加了社区成立的老年科学健身团队。坚持了几个月,慢慢发现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不仅血压越趋稳定,对药物的依赖性减少,而且面瘫状况也有了明显的好转。经过每月的例行健康检查,指标越来越好,更增加了我对科学健身的信心,心态也从当初的被动转变为主动参与。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我们的团队也日益壮大起来,大家的兴趣也越来越高,还现身说法,带动了身边的亲戚朋友一起参与进来。转眼一年多时间,我的面瘫后遗症状已十分轻微,也能利索地与人交流,实属不易,这完全得益于科学的健身锻炼。

  虽然参加科学健身是偶然的,但如今每天的科学健身运动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参加的团队里,近一年多来也取得了不少荣誉,但这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只希望通过科学健身,使自己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支撑自己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以良好的状态积极地生活,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科学健身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虽然告一段落,可是在我们社区的科学健身却远没有结束,参加科学健身的居民越来越多,科学健身的项目越来越丰富,科学健身的团队越来越壮大,科学健身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老年人科学健身示范社区已不仅仅是个称号,科学健身运动已悄然进入我们鸿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老年的幸福是什么,我一定会回答:我们老年人的幸福不仅要有一个老伴、一群老友、一个老窠、一些老本,最最关键的还得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老年人的身体肯定不如年轻人健康,这是自然规律,因此我们更要注重健身。但健身既要有毅力,也要有讲究,我们必须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健身项目、健身幅度、健身频率、健身时段,才能对我们老年人的健康有所帮助,这就是科学健身的奥妙,也是我参加科学健身以来最大的感受。(文/许志荣)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