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探讨 -> 正文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023-02-17 14:48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党中央在老年人事业上特别用心,制定了许多的法令法规和办法措施,力图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事实上,我国老年人也确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达到了78岁,龙泉驿的人均寿命更高,这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就现在这批老年人而言,他们大多出生于四五十年代,他们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亲身经历者;是新中国伟大建设事业的创业者;是马列主义与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帝国主义两种制度谁优谁劣的历史见证者;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的亲身实践者;是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无私奉献者;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德艺双馨、中国传统文化存量最多的继承者;是国家安全的忠实捍卫者。一句话他们是国家的“老精英”。

  他们虽然大多已经退休颐养,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的现实,他们感到无比欣慰。但是心里铭刻的过去,常与现在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对比便产生了诸多负面心态。诸如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讲求的和平共生,在国际上遭到许多邪恶国家的侵犯围堵欲扼杀我们的生存权利,被我们国家无私援助过的众多穷国见利忘义;近几十年来,在国内经济建设热潮中如雨后春笋般生发出来的私有金钱大鳄渐次垄断了一些行业,挤压大多数人有限的民生需求空间;令人瞠目的一些民生行业坑人宰人等掠夺现象的猖獗;传统的婚姻文化、孝道文化、友善文化等道德底线几近破防。

  这批老年人生活在既对党和国家政策制度的热爱拥护中,又生活在对负面现象的忧虑愤怒中。因为国家是百姓生存的依赖,他们忧国家的安危;社会是百姓生存的环境,他们忧环境的安全;子女是百姓的希望,他们忧孩子的未来;自己已风烛残年,若再多病又钱少,则忧晚年的可怕。可以说,再好的养老政策措施、再好的体育锻炼都抵消不了他们这种负面情绪对身体和心里健康造成的极大危害。

  我认为,老年人这种心理阴影正是他们一个“爱”字的家国情怀、忧虑和恐惧情绪是他们坚守着中国文化底线所形成的心里反差。

  老年人的体质锻炼大都很重视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他们的心里健康问题更不容小觑。

  据《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ong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人长期处于情绪的煎熬中,它会形成一种物质留在我们的身体里,阻碍我们吸收正常的身体养分,降低免疫功能和造成内分泌紊乱,造成身体器官功能失衡,破坏身体内部系统的平衡。如“思伤脾,脾为土,土生金。思虑过度会生忧,忧则伤肺”。即这些负面情绪堵塞在经络和脏腑里,久而久之,就变成疾病。据《健康宝典》“情绪不好,比外界的环境更影响我们的身体。所以,真正的健康还需从情绪入手”。“比如:肩颈板硬、酸痛,通常是愤怒积压而成的。”所以,保持情绪的稳定至关重要。像一些癌症患者因为极度恐惧而很快死掉,而那些心头放得开而视死如归的患者,经过医治后反而活得更久。

  负面情绪在人群中是互相影响的。比方说火车箱里如果有个小孩喧闹狂奔,其家长却视而不见,那么这一车箱人的情绪都不会好。现在人群中正面的信息往往懒得多谈,妄谈负面“消息”的人却更有“兴致”,说得来有鼻子有眼,附和者热烈,有时甚至激愤辱骂,这对一群本来就情绪不佳的老人来说,更是有很大影响,对身心健康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如何化解负面情绪一般的全靠老人们自己。一部分老人因为懂得心里情绪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厉害关系而选择自我调节,尽管努力的调节,但其心里阴影仍是挥之不去;大多数老人因为自己处于社会外围的“无奈”而被迫选择容忍。

  这批老年人,年轻时承担过国家艰难时期所需要的个人艰苦奉献,中年时承担了国家经济腾飞所需要的个人利益牺牲,到老来还要承担着各方向压给他们的情绪添堵。而据笔者的观察,像老年人现在的这种心里健康现象竟然没得到各层次应有的关注,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做得不够。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各级政府在老年人事业上也投入了不少。目前,在我国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人群;社会大环境的特征已经是以独生子女为背景的“城镇化”加“老龄化”。

  怎么关注和搞好老年人心里健康的工作呢。

  政府的力量加上社会的力量关爱老年人这已经是成功的做法,但是积极关注老年人的心里健康问题应该是我们关爱老年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工作的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一个“亮点”。

  首先,宏观上加快“两个度”,尽快还社会的“风清气正”。

  我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现象,并不是党和政府的初衷。对于人民特别是老年人来说,当然更希望能加大整治力度,在有生之年看到社会“风清气正”的那一天。

  其次,从根本上重视老年人心里健康。进一步把疏导老年人心里健康问题纳入工作议程。或者增加人手,或者增加工作内容,做到硬是有人分工主抓。只要认真去抓,没有不出效果的。

  第三,上下共识,切合实际,形式多样的关注老年人心里健康。除进一步的加强对老年人事务性的热心服务以外,以辖区、片区、楼栋、单元甚至自由组合等人员召集方式,或者拉出去“眼见”,或者请进来“耳听”,或者再由一些情商高的、大家熟悉一点的同龄人与他们进行聊天式的疏导。让这些老年人多接触正能量,使其心情愉悦。

  最后,办好“活动之家”,组织适宜的活动。让老年人的公共活动有一定的归属感,舒适感。比如,万源路社区在几个小区设立的活动室,有人专门服务;老年人们每天在那里有聊天的,有玩儿牌的,说说笑笑样子十分的开心,这就很好了;如果根据实际再把一些社会面上那些以兴趣为主的这班那班,微型到小区去岂不是更好。

  总之,老年人的心里健康问题不可小觑。

  (文/刘朝福)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