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探讨 -> 正文

“十四五”末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口将达到8471万人

2023-01-13 09:4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发展老年体育是我国推进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首个全面规划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年)》将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健身活动以减少疾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作为老龄工作的任务目标。此后,一系列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政策纲要文件也将发展老年人体育作为老龄工作的任务,指出要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创造条件,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开辟老年人运动健身场所等。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要提升老年文化体育服务质量;支持街道社区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可见,老年体育发展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紧密相关。

  近年,发展老年体育成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也提到,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可见,发展老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推进和实现“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体育强国等多项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随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对老年体育活动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掌握我国老年体育活动发展趋势对完善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老龄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将对我国2020—205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口的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分析,助推老年群众体育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设计发展。

  本次预测分析基于体育强国建设与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背景,利用人口预测和增长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我国“十四五”期间和中长期的老年体育锻炼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第一,我国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口总体规模将持续增长,“十四五”末期将达到8471万人,到2035年达到1.9亿人,2050年达到2.6亿人。第二,未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将进一步老化,高龄老年人占老年体育锻炼者的比重有所上升。第三,参与各类体育活动项目的老年锻炼者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50年左右将有超过2亿人规模的老年人经常进行步行锻炼。第四,各类场地需要承载的老年锻炼者规模持续扩大,公园、广场类需要承载的老年体育锻炼者将在2050年达到1.8亿人的规模。第五,老年人锻炼时对正式组织和专业指导人员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到2050年约有600万老年人需要通过正式组织的方式进行锻炼,约927万老年人需要专业体育指导人员进行指导。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将快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健康模型的转变,老年期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将快速增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体育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本研究预测结果发现,“十四五”时期至205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口数量将快速、持续地增长。这意味着更多的老年人选择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谋求主动健康,体育锻炼的需求层次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仅局限于生理上的强身健体,而且要扩展至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如何合理规划体育资源,增加老年公共体育服务的 供给,提升老年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组建老年体育社群网络,将体育纳入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更为经济有效的老年健康干预策略中发挥体育的作用,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相关部门亟需攻关的重大课题。

  预测结果显示,“十四五”时期至205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将出现年龄结构老化的新特点,高龄老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持续增加。这将对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提出新的要求。高龄老人可能面对比一般老年人更高的身体、心理调适需求,角色认知和功能适应能力更低,健康支持体系的依赖程度也将更高。因此,在配置相应的场地、器材、服务、指导等资源时,应充分考虑高龄老人的特点和需求,提升老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效率,充分保障各类老年人平等享有服务的权利。

  未来一段时期,尽管参与各类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数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步行和广场舞依然是老年人首选的方式。2050年,将约有1.8亿老年人选择在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参加体育活动。由于老年人的社交圈层相对集中,活动范围以居住地为半径向外辐射,这对 空间布局和场地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以社区为核心增加公园、广场、健身步道的规划和设计,将有效提升场地覆盖率,满足老年人的健身需求,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边际收益。广场舞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不仅凸显谋求健康的目的,还兼具巨大的社交功能。这将成为独树一帜的体育文化符号。从政府层面充分掌握广场舞者的需求,借助独有的符号价值在老年群体中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从而为参与者提供有效服务,创建新的关怀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能够满足老年人体育锻炼需求的专业组织和指导人员比例较低,但老年人对组织和指导的需求却是迅速增加的,开拓创新、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服务供给刻不容缓。“十四五”时期,应加大鼓励民间组织、民办公助等多种体育活动组织加入老年体育服务,着力提升老年体育指导人员的培养力度,加强具有懂老、爱老、助老的体育专业知识人才队伍建设,并鼓励其从事老年体育的组织和指导工作,为广大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更加专业、可靠的指导意见,推动老年体育事业科学合理发展,有效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