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探讨 -> 正文

切实发挥政策效力 营造友好就业氛围

2022-11-22 17:3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据悉,一份来自人力资源服务商的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老年人退休后有再就业意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显示,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人民网研究院相关主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建议,打破老龄群体就业的年龄歧视,保障他们就业中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以税收优惠或补贴激励企业招聘老龄群体。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到,在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方面。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等活动。发挥老年人在家庭教育、家风传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离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老党员将组织关系及时转入经常居住地,引导老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作用,做好老年人精神关爱和思想引导工作。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老年人劳动就业权益和创业权益。

  如何进一步落实这些政策措施?人民网研究院相关主题研讨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开发老龄人力资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变对老年人的传统看法,形成包容友好的就业氛围,切实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相应的支持,真正实现老有所用、老有所为。

  与会专家建议,以法律手段禁止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歧视,明确再就业老年人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劳动关系,在工伤保险、职业病防治和最低工资保障等方面给予老年人同等待遇;完善老年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建立老年人才库、信息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老年人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出台税收优惠或补贴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招聘老年人。

  此外,推广适合老年人的工作模式,如弹性工作时间、兼职工作形式、远程工作方式等;为老年人出行、工作、生活提供更安全、友好的环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童玉芬还建议,政府在老年教育和培训上提供政策支持,为老年人进入社区老年大学、甚至普通高等院校继续接受教育提供便利,不仅在经济上给予补贴,还要在专业课程的安排、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