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2022-10-31 10:14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健康和照护需求的增多。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高度重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制定《“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等规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建立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对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各方面提出了相应要求和具体的工作部署。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对我国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信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更加明确了发展方向、定位及具体的实施路径,为我国医养结合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一、合理规划,加强医养结合资源规划设置
(一)加强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各级政府应将医养结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时,统筹考虑医养结合发展,保障医养结合建设发展用地。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可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应当以有偿方式用地。新建养老服务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要考虑同址或毗邻建设。已建农村幸福院、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基层医疗机构等未同址或毗邻建设的,当地政府应通过搬迁、置换等方式实现同址或邻近设置。鼓励符合规划用途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用于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推进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毗邻建设。
(二)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鼓励地方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运维长效机制,对使用综合服务设施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予以无偿或低偿使用,创建一批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强基层医养结合体系建设,将老年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功能全覆盖。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规范设置护理站,制定居家医疗服务项目,增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供给。
二、明确任务,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一)规范医养签约服务。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推行由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乡村医生、健康管理员、人口管理员组成的“三师两员”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模式,以重点人群为主要签约对象,结合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成效。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内容,精准对接老年人群多样化、差异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签约服务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基金和签约居民个人缴费共同支付落实。开展上门服务的医疗机构应购买责任险,为提供居家服务的医务人员购买医疗意外险、人身意外险。加强家庭医生签约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落到实处。
(二)开展家庭病床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照规范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完善医保家庭病床服务,扩大家庭病床医疗保障人群范围,完善医保服务协议中家庭病床服务相关内容。
(三)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试点。加强政府兜底功能,通过购买服务、社会参与等形式,主动为失能、部分失能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的机构式照护服务。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工作。投入资金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
三、规范行为,增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服务
(一)落实医养签约服务规范。制定协议范本,规范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100%签约合作。明确合作内容、方式、费用及双方责任,落实签约内容,实现共享共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签约双方服务资源、合作机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二)提升签约合作水平。签约医疗机构要定期开展巡诊,安排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为签约养老合作机构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医疗护理服务、中医药服务、精神卫生服务、安宁疗护服务、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服务、双向转诊服务以及药事管理指导、专业培训。养老机构要向签约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施设备等服务条件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养老机构可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经营等方式,由医疗卫生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紧密对接,建立协作机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按规定办理委托手续后,根据巡诊确定的诊疗方案在签约医疗机构开具处方购药,予以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三)加强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老年人常见病远程医疗服务,定期安排相关专业医师值班坐诊,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咨询、会诊、药事服务等。支持有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加入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纳入县域医疗卫生信息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探索实现医养结合机构中医疗机构与医共体的资源共享。
通过合理规划、明确任务、规范行为,形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和供给链。并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做好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总体建设,将医养结合纳入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相信未来的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会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