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老年体协通讯报道员工作关健是写稿
2022-09-13 08:36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为加强老年体育宣传报道工作力度,提高通讯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修水县老年人体协于8月29日举办了老年体育骨干通讯员培训班,2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并聘请为宣传通讯报道员。通过培训班学习,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要激发写作热情
写作,对于我一个满身泥土年愈古稀的老农来说是件“谈何容易的事”!有幸的是今年5月19日至20日我参加了2022年九江市老年体育科普宣传员培训班,在培训班上聆听了各位领导的讲话和各县区的经验介绍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激发了我对写作的热情。由原来的“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浓厚兴趣!对感兴趣的事情可以不计环境,不讲条件地去做,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千难万险总向前”。
二、要准备丰富的写作素材
通讯员的职责就是经常写稿,投稿。写稿首先要有素材。材料要来自平时的积累,要多贴近生活,多与老年人接触,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通过勤观察和勤思考,炼就一双善于识别写作题材的“慧眼”。例如前年5月间我在镇老年体协宁主席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份《修水老年体育》,翻阅着发现了26页有一则九江市老体两会《关于征集老年人常见病‘运动处方’的通知》,我当时就把《九江老年体育》的邮箱QQ号记下,带回家写了两个运动处方发过去,因编幅有限只用了一篇。
准备了写作材料,还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真实。
三、拟标题很关键
一篇好的稿件,除了内容之外,有一个醒目的标题也很重要。好的标题如画龙点睛,能揭示全文,对读者有吸引眼球、扣人心弦的作用,使人看了标题,对全文有一看究竟的冲动。
我在《开心·康乐寿》2016年第十一期刊登了一篇《有幸沐得及时雨》一文。我记得70年代一首“好像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的歌拟题的。此栏目编辑匠心独具,化繁就简,真是画龙点睛,将“好像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改为“有幸沐得及时雨”。这篇文章被《开心·康乐寿》杂志评了三等奖。还被九江市老体两会入选为2016年好新闻和科普论文。
2018年《老友》第八期也登了我一篇《宁老师赠我精神食粮》。宁老师从2012年起每期《老友》送我一份。如果只写宁老师送我《老友》,恐怕很难引起读者的关注;后来改为“宁老师赠我精神食粮”标题的内涵就丰富多了。
四、要讲究写作技巧、文短勿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见所闻很多,要选择有针对性和有特色的材料,要善于写能引起人们关心,感动共鸣的事情。要围绕主题取舍材料。要写篇文章,主题是第一步,还有更重要的一步,就是围绕主题来对材料进行筛选,忍痛割爱,把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弃掉,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能表现主题的材料组织好,写出来,从而使主题既丰富、又突出,又深刻,又生动,言之有物,文短勿长。
在老年体育宣传采访写作,既健身健脑又广交朋友。因为要采访就要跑路,就要与采访对象交谈,了解被采访人的故事。这都要构思、动脑筋,怎么去采访?怎么去写作?而文章写成后往那一级刊物投递,文章数字限制,情节是否适合,文章特点、技巧是否与适应相关刊物要求等都必须要考虑清楚,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采访、写作不是一项简单劳动,要通过大脑去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才能提高上稿率,方能不枉自己一番心血。
“采写有苦乐,功成慰自心”。
(文/修水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中心报道组 刘立群)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