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老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08-05 08:37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老年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群体。老年人体育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疾病等为直接目的,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中老年体育,积极引导更多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能够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通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笔者对如何推动老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认识,全面营造体育健身运动浓厚氛围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体质,调感情,强意志。老年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家务繁重、缺乏锻炼设施等原因,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普遍,他们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鼓励老年人树立体育健身意识,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家庭、更是对社会负责的。如果他们都有了体育健身的意识,就能挤出时间来参与锻炼,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良好氛围。
(一)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搞好宣传工作。晚霞诚可贵,健康价更高,欲图享老福,运动得抓牢。体育管理部门、体育组织、老体协要善于运用主流媒体、媒介等工具,为“全民健身”宣传造势,为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拓宽渠道。以微信、美图和抖音等新媒介为例,设立官方认证公众号,积极搞好体育健身宣传辅导,通过开设体育知识专栏,分篇章把常见的体育运动介绍好;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健身的特点,把运动数量、强度、密度和质量讲透彻,让老年人科学健身;通过开设微信、抖音直播,把辖区内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报道好,设立知识问答、竞猜有奖、投票排名等互动环节,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其中。
(二)开展讲座搞好科学健身知识辅导。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广泛开展“加强体育锻炼,关爱老年人健康”系列知识讲座。充分发挥辖区体育和卫健等部门职能作用,利用好优势资源,建立“体医融合”宣讲小组,重点讲解如何正确选择老年人运动项目,强调科学健身的意义,深入分析老年人在运动健身时存在的误区,如过量、不系统、强度不够、忽略休息等,给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三)深入基层搞好科学健身指导帮带。车靠加油增动力,人靠运动添活力。一方面,体育管理部门要深入基层调查走访了解现状,深入分析老年体育事业发展存在的现实困难,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案,切实为社区(村)开展体育活动提出办法。另一面,要加大对社区(村)开展老年体育运动方式支持的力度,开展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帮带,现场教学常见运动伤病救治知识,以及各项运动的规则要求和注意事项,切实打牢中老年人体育运动基础根基。
二、创新形式内容,全力推动全民参与主动自觉
健康的体质是幸福生活的保障。我们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和“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意识,提倡人人参与健身活动,人人享受健康生活,形成自觉银炼、主动科学健身、追求健康的好风尚。
(一)以点带面,抓住重点项目助推全面发展。在确定老年人常规运动时,既要选择他们最喜欢的项目,也要选择活动时参与群较多的项目。目前常见老年人体育活动主要:广场舞、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象棋、门球、太极拳、健身气功等项目,要按照“经常自愿、就地就近、小型多样、有益健康”的原则,逐步建立有规模、有品牌、有影响的老年人健身项目,着力打造有品牌、特色的体育项目,不断突显老年人体育健身品牌效应。以体育文化带动老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体育运动更具凝聚力、感召力。
(二)以赛促炼,大力提升老年人参与积极性。要建立和完善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交流活动的机制,重点面向基层,按照小(小型化、单项为主)、多(多样化、多创新)、近(就地就近、分散)、省(勤俭节约、富有成效)原则开展活动,以展示交流活动促锻炼、以展示交流活动促提升、以展示交流活动促感情,提高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完善设施建设,全创造全民健身现实条件
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和乡村振兴建设规划时,要考虑安排人民群众的健身运动场地,为老年人的休闲娱乐、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公共用地使用规范,合理建设适合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为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设施上的保证。可以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支持、赞助捐赠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使体育馆等场所能够对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一)除旧布新,立足现实配套完善设施设备。老年人健身活动在广场、公园、住宅区空地、步道以及公共体育场馆参加体育锻炼,很多地方没有相关配套的锻炼设施,或者老旧设施不能使用,使老年人并不能很好的参加体育锻炼。要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等15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要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老年人体育健身,对现有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进行无障碍或者适老性改造,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建设室外体育健身场地,配备适合中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的器材和设备。配置中老年人喜爱、适用面广、便捷实用、健身效果显著的体育器材: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在公园、广场、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适合中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并做好电源、夜间照明等基础配套设施。
(二)全面规划,办好老年人活动中心。运动方法无数条,因时因地因人挑。要在加大对老年人健身设施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良好、舒适的健身环境。要根据老年人居住的环境、身体的条件、个人的兴趣爱好确定。活动中心不能强求一律,一般可以选择运动场、公园、乡村田野、树林、岸边、沙滩等,能让老年人心情舒畅又不易受伤的地方。
(三)深谋远虑,推动老年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老年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注入,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运用好财政补助、政策扶持和体育事业经费等固定资金使用,突出基层急切的、紧缺的、必备的设施需求,以一分资金消耗谋求十分收益成效。要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赞助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兴办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并以他们的组织或个人名义命名,既为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推广,也能为场地设施后续管理使用提供经济保障。要积极协调公共和民办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老年人开放,不断完善运营管理模式,提高安全服务质量水平,争取形成更多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非营利性场所。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