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文章来 ——话说做好老年体育宣传报道那些事
2022-05-16 09:12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2014年底,县委安排我担任信丰县老年体协主席,当年我正值56岁,尚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的任上工作。组织的信任,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面对紧张繁忙的人大、工会工作和分管的中心工作、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等任务,我不敢懈怠,学会“十根手指弹钢琴”,统筹安排,齐头并进,做到分管工作与老年体协工作两不误,双丰收,时刻记得把老年体育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上,努力当好“四大员”,真情服务老年人,各专业项目协会发展门类齐全,吸引老年人走出家门参加健身体育活动人员越来越多,把全县老年健身体育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
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形容老年朋友是最美的夕阳红,是晚开的花,是陈年的酒。而我在做老年体育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老年是本历史书,是本百科全书,更是一本精彩的故事书。他们历经人间沧桑,饱尝酸甜苦辣。但是,他们的晚年在体育健身、科学养生中得到充实,得到升华,书写了许多感人奋进的春天故事,值得我们老年体育工作者大力宣扬,大书特书,讲好老年体育故事,塑造老年健身体育的高尚人格,展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当今是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既为我们宣传老年健身体育活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广阔平台,又对我们广大老年人提出了严竣挑战。我们许多老年朋友不懂上网查资料,不懂电脑打印文书;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不会编制文件传输电子邮件。针对这种情况,县老年体协每年都要举办乡镇、县直单位和各专业项目协会的宣传报道员培训班,请电脑师傅、写作老师、新闻工作者、摄影师授课,讲解电脑、智能手机打字、编文件程序、文件发送、拍摄照片、制作美篇等技术要领,传授新闻写作基础知识,讲授消息、通讯、散文、诗词、诗歌写作格式和技巧,使大家受益颇丰。县老年体协还制定了宣传报道工作奖励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老年宣传报道员写作积极性,大家活跃在各项目协会的健身体育场上,收集各种活动、比赛素材,拍摄各种活动图片,通过简报、微信、手机报、美篇、电视、网站、报纸、杂志等,多媒体、多形式、立体式、全方位地宣传报道全县老年健身体育事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1年,全县各级老年体协180名报道员参加了采写投稿,共投递图片536张,文稿435篇,有15家报刊杂志登载报道了信丰县老年体协报送的新闻稿件、通讯、散文、诗歌、书法摄影103篇,网站、内刊93篇。我本人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散文、诗歌、书法摄影56篇,网站、内刊35篇,今年1至4月在各级报刊发表25篇。分别被省老年体育两会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县和先进个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风吹狂沙始到金。”爬格子写文章是一件辛苦的文字搬家工程,也是一项思考健脑、愉悦身心、成就事业的工作。一篇好文章和好作品的面世,是需要长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细心打磨,其中的辛酸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深切体会。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不少人会陷入两种窘境,一是知识储备匮乏,总感到没有什么可写;二是写出来的文章平淡乏味,缺乏真情实感。我想,也许是“眼”不明,“脑”未转,“心”不专,“情”未深等因素所致吧。接下来,我就写作中要用“眼”、用“脑”、用“心”、用“情”,谈点粗浅看法。
所谓写作中用“眼”。即要做到“眼观六路”,换言之,就是要在细心观察事物时,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发现报道线索。要学会捕捉事物的素材,善于寻找事物的闪光点,只有看得远、看得清、看得准,才能选到优质的写作素材,在来日的写作中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前年秋天的一个上午,金灿灿的太阳照射下来,使人心旷神怡,我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步,走着,走着,只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对古稀之年的白发夫妻,手拉手地缓缓向我走来,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大爷大妈非常恩爱,也蛮有情调。当他们有说有笑地从我身边走过时,我心中创作的灵感一动,心想,我应该把这人世间温馨的瞬间用图片记录下来。于是,我急忙掏出手机,慢慢地跟随大爷大妈的身后,脑海中反复思索,是正面抢拍,还是背面抓拍呢。思量再三,我决定从背面抓拍,我蹬下身子,调好镜头,咔嚓一声拍下了一张温馨的照片。不久,这张取名为《老来伴》的摄影作品发表在国家级、省级的刊物上。
其二是用“脑”。即是要把所看到的事物,首先要储存在大脑的影像里,形成一个影像资料库。当要准备写作时,便可打开大脑储存开关,转动脑筋,选取相关的影像事物进行筛选和分析,思考其报道的价值,写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写出风格特点,写出耐人寻味有深意的文章来。说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一件事,2021年的重阳节,在观看县老年体协组织的重阳文体展演时,我亲眼目睹了一群大妈表演的旗袍秀。她们脸上带着微笑,在悠扬婉转的乐曲中轻盈曼步,翩翩起舞,她们身上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热爱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气息,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于是,我把这个节目抓拍了几个照片储存起来。回到家中,我打开手机观看那一张张图片,脑海中不断涌现出这群“资深美女”的精彩表演情景。顿时,写诗的兴头油然而生。于是乎,我铺纸提笔,斟字逐句,推敲用词,一句句,一行行地写下了二首《喜看大妈秀旗袍》的古风诗,阅读后仍感意犹未尽,便又写了二百多字的题记。这两首配图诗和题记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一经发表,极大地鼓舞和温暖了这群大妈。
第三是用“心”。即要静下心来思考,形成思路,心中反复咬文嚼字,斟字酌句推敲,打好腹稿,谋篇布局。要确立中心思想,做到思想健康,观点明确,主题鲜明。要确定体裁,按照体裁要求选取材料,并把所选取的材料进行剪辑和合理安排,对文字材料反复推敲和细致打磨,做到文不厌改,常改常新。最后要确定符合体裁所需要的表现手法。
说到这里,不禁又让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每年正月初十是我爱人的生日,原本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时兴搞生日庆贺的,就连结婚纪念日也没有什么仪式感,久而久之就会忽视或不知不觉间会忘记。2021年正月初十的清晨,听到窗外几只喜鹊在自家院子里的树枝上不停地欢叫着,一下子就使我想到了今天是爱人62岁生日。我灵机一动,愉快地叫上爱人带上孙子,约上两家朋友,一起驱车来到大桥的爱你小镇游览田原自然风光,想给爱人过上一个既意外惊喜又有意义的生日。一路上,我幸福地沉浸在结婚四十年相儒以沫的甜蜜回忆中。中午用膳时,我悄悄地叫厨师给爱人上了一碗鸡蛋长寿面,看到爱人既惊喜又忸怩的表情,心里充满了幸福的喜悦,写作激情一下子萌动起来。当晚,一篇《牵手爱你小镇》的抒情散文跃然纸上。没想到这篇配有我们牵手漫步在花园田原的散文,不久便先后在《新老年》杂志、《江西工人报》、《赣南日报》上发表。
第四是用“情”。情是文章的灵魂。要想让你的文章和作品能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塑造人,那你就一定要在文章中倾注心血,倾注感悟,带着真情实感来写,做到文章与“情”共舞,与脉搏共跳动,与读者的心灵共鸣。例如著名作家魏巍写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还有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穆青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这两篇通讯的作者,都是怀着无比崇敬和爱戴的心情,用真情实感讴歌当代的英雄人物,所选事迹感人肺腑,荡气回肠,催人奋进,令人难忘,教育和影响激励了几代人,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就曾这样深情地赞美志愿军战士,“他们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是祖国的优秀之花,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一一焦裕禄》一文中有这样赞美焦裕禄同志的语句:"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两篇通讯情真意切,金句不断,感天动地,催人泪下。这就是真情的力量,这就是情感的魅力所在。真可谓是:书山艺海有人探,情到深处文章来。(郭迪善)
(责任编辑:于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