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个注重”中发展基层老年人体育
2016-10-21 08:42华奥星空
——四川邻水县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四川省邻水县老体协常务副主席 鄢学国
四川省邻水县地处川东门户,毗邻重庆市。全县辖45个乡镇,522个村(居),103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7.8万人,占总人口的17%。县老体协于2011年成立以来,健全乡镇和村级老体协组织,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尽责”为核心的工作格局和“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工作方针,按照“六有”、“六新”要求,针对部分乡镇党政重视不够、分会工作不力、活动开展较差等问题,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坚持“三个注重”,切实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取得了老年人体育运动快速发展的好成绩,得到了上级老体协的充分肯定。2014年,市老体协命名邻水为“健身操之乡”。县老体协连年被市老体协评为先进受到表彰,2015年被评为“先进县(市区)老体协”受到省老体协的表彰奖励。邻水县老体协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是:
一、注重争取党政重视和支持,是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老年人体育工作,是社会老龄化新形势下提出不久的一项新工作。党政工作千头万绪,老年人体育工作仅是一个小项。因此,党政的重视和支持需要主动争取。一是主动多汇报。县老体协和老体协各乡镇分会都十分注重向党政领导汇报。汇报上级老体协重要会议精神,汇报上级党政机关有关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汇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方案,汇报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二是主动请党政领导出席会议和活动。一年一度的老年人体育工作会等重要会议,四年一次的老年人运动会,本县承办的全市运动会比赛和节庆展演等大型活动,主动请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出席并讲话。三是主动报送文件资料。年初工作安排、年终工作总结、重要信息等都分别向党政领导报送。通过“三个主动”,让党政领导了解老年人体育工作情况,从而关心老年人体育工作,把老年人体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重视和解决好关键性的“班子、票子、场子”问题。
一是重视和解决好分会班子的配备。分会班子处在县内三级老体协组织的中间层,是做好工作的中坚力量。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人选,广泛特色,精心挑选身体好、威望高、热爱体育工作、有奉献精神、居住在当地、党政信得过的退休或退出领导岗位的老书记、老人大主席、老乡镇长、老法庭庭长、老校长和老教师等人员担任。石滓镇党委政府,为了充分发挥老体协分会班子成员威望高、经验多的优势,将老体协分会与老年人协会、关工委、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四个涉老组织整合,实行“四块牌子、一套班子”,四项工作有机结合,齐头并进,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办事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这一做法,受到了市老体协的肯定,在广安市推进乡镇老年人体育工作创新发展会议上作了交流。实践证明,在党政主导下配备好老体协分会班子,尤其是选配好会长,就能够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后进也能够在短期内变成先进。
二是重视和解决好经费。老年人体育工作和活动经费,现行文件规定是财政预算为主,社会赞助为辅。经过几年来深入宣传贯彻省委办公厅川委办﹝2009﹞23号、国家体育总局体群字﹝2015﹞155号两个文件关于经费方面的规定,经过每年全县老年人体育工作会党政领导讲话反复强调,乡镇党政对老年人体育经费落实问题普遍引起了重视。目前全县各乡镇分会年度工作经费一般安排5000—8000元,有的超过1万元,有的实行实报实销。参加县上比赛、片区运动会和本乡镇自办运动会、节庆比赛或展演等活动所需经费另行补助。除此之外,有的党政领导还亲自出面,联系私企老总为老体协分会赞助经费,或出资修建场地、购买器具;联系机关单位、企业冠名协办运动会和单项比赛,为活动赞助经费。
三是重视和解决好场地设施。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县城和乡镇的体育健身场地近几年增加不少。县城北部新建了占地51亩的体育场、占地300亩的黄角树公园、占地近100亩的邻州广场,县城西部的邻山公园扩建140亩,一些乡镇和村也新建了健身广场,石滓镇赛金村还修建了灯光球场。但目前仍然存在数量不足和分布不均等问题。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为了落实场地设施,乡镇党政想了很多办法,都把落实体育健身场地与场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统筹规划设计,配套建设健身场地。一些乡镇和村委会,还利用农村闲置校舍等公房,维修改造后用作室内活动场所,为老年人健身创造了条件。
二、注重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是推动乡镇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重要措施。老年人体育协会,是“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律规范”的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服务的社会团体。做好老体协乡镇分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乡镇分会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是县老体协的应尽职责。
一是实行领导联系制度。县老体协主席、副主席、顾问、秘书长,分组分片联系老体协乡镇分会的工作。要求每季度下到乡镇分会检查、调研、指导一次,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帮助协调解决难题。同时,根据需要参加有关会议和重大活动。
二是明确项目分会指导职责。县老体协直属的太极拳、健身操、艺体、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门球、篮球、棋牌、钓鱼等10个项目分会,分别负责各自项目在乡镇推广的业务指导、骨干培训等工作。太极拳、健身操、艺体等分会,多次组织健身队下到乡镇联欢展演,示范带动项目推广。
三是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在充分发挥中心镇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同时,分片区选择党政特别重视、分会主动作为、基础条件较好的1—2个乡镇和村(居)加以指导和帮助,有意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分片区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丰禾镇现场会,党委书记介绍党政重视和支持的经验,分会会长介绍主动作为的做法,镇村健身队展演文体节目,参会的县城健身队展示当年全县重点推广项目。现场会为老年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促动、带动和推动作用,使一些落后分会的工作有了起色。
四是为乡镇培训人员。为了传承发展老项目、推广普及新项目,除了按省市老体协的安排向上送培人员外,每年采取老体协统一举办培训班、项目分会分头举办培训班等办法,培训教练员(指导员)、裁判员、重点推广项目的骨干队员。为了减轻基层的费用负担,乡镇送培人员只负担本人的往返车费和必要的服装、器具费,培训费和住宿费由县老体协支付。今年,专门举办了太极拳、柔力球、健身球操、持杖健走培训班,为近年在全县重点推广的这些项目培训了骨干。
三、注重参与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促进老年人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凝聚人心,巩固队伍,增强队员的团队意识,又能起到吸引、带动更多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健身的作用。
首先是引导和指导开展好日常健身活动。日常晨练晚练已成为广大中老年体育爱好者的生活习惯,成为城乡大小广场、运动场、公园、街头空地和院坝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日常健身活动中,不时出现互争场地、音量过大等问题引起矛盾纠纷。为了规范日常健身活动,减少矛盾纠纷,老体协及各分会和所属健身队,有针对性地层层开展“文明健身”的宣传教育,要求分会所属的健身队及其队员,从我做起,带头做到文明健身,不开高音干扰他人,不影响环境卫生,不损坏公共设施和树木花草,不乱堆放衣物,与相邻健身队友好相处,争做文明健身的榜样。
二是积极组队或派员参加省上的比赛和展演活动。邻水的太极拳、健身操、健身球操、钓鱼等项目,多次组队代表广安市参加省上比赛并获得优胜名次,气排球等项目曾派员加入广安市队参加省上比赛.通过参加省赛,结识高手,开阔眼界,学习技艺,提高水平。
三是积极组队参加市上的比赛和展演活动。市老体协举办的运动会和单项比赛,无论是老项目或新项目,无论是本县的强势项目或弱势项目,每次每项都参加,重不缺席和弃权。2013年,广安市首届老年人运动会,邻水老体协荣获总分第一名。
四是广泛开展节庆活动。每年的“五、一”、“七、一”、全民健身日、国庆节、重阳节、元旦节、春节,县老体协统一发通知提要求,或统一举行活动启动仪式,然后由各分会分头开展比赛、展演活动。乡镇分会开展的节庆活动,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亲自到场讲话并观看表演。为了推广太极拳运动,2014年国庆前夕,省老体协太极拳分会组织多个武术名家到邻水授课,展示功夫绝技,并指导开展了一场千人太极拳展示活动,受到参与者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五是提倡分会及健身队与周边县市区和乡镇开展活动。近年来,一些分会和健身队与周边重庆市的江北区、垫江县和省内的大竹县、岳池县等区县及其乡镇开展联谊联欢和参加邀请赛等活动,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六是鼓励分会和健身队参与市、县两级部门举行的运动会和大赛活动。近年来,老体协气排球队参加了广安市总工会举行的气排球比赛;老体协健身操分会承办并组织18个老年人健身操队参加了县总工会主办的健身操运动会;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宏帆广场杯”广场舞大赛,老体协各分会的健身队成为参赛主力队,并获得多个奖项。
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带动作用,全县城乡的老年人健身队、各种项目的体育健身群体呈现出日益扩大的态势,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责任编辑:于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