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探讨 -> 正文

反序运动在步行中的运用

2016-04-08 08:52华奥星空

  反序运动是指与常规体育运动习惯动作完全相反的运动。它可以使平时体育锻炼中运动很少或者几乎不参与运动的神经、肌肉等运动器官得到全面锻炼。在步行健身运动中,也可以根据反序运动的定义把一些动作引伸进来,下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看到的一些资料,写出来和朋友们分享:

  一、倒退走:身体正直,前脚掌向斜后方向蹬地,另一只脚顺势向后着地,两臂也相应地与下肢配合协调放松摆动。这样能使平时步行运动中很少用到的大小腿后群肌肉得到锻炼。但是一定要注意地面要平,速度不要太快,步幅不要太大,而且要不断用余光扫视有无障碍物。还有资料介绍倒退走时,两手背放于肾俞穴(位于腰椎、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旁开1.5寸处),缓步倒退50步后再向前行100步,反复5-10次,适用于健康中老年人,可舒筋骨、平血气、醒脑养神、增强记忆。

  二、扭髋走:我们人体的腹腔内有心、肝、肺、胃、肠等诸多的内脏器官,当坐或躺的时候,这些器官是极其拥挤地窝在一起,当身体站直并加上腰部的扭动,人体的内脏就会因获得活动空间而倍感舒服。所以在大步走的时候加上髋关节的扭动,会有效地刺激内脏器官,相当于按摩肝、胃、肠等内脏,因此能有效地防治多种疾病。

  三、抬腿走:在走的时候,把大腿抬高点,就像正步走一样,不仅可以防止绊倒,还可以有效地防治疝气。在脊椎骨两侧的前边有两条肌肉叫卡腰肌,它对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长期得不到锻炼,就容易引起功能退化,从而有可能出现疝气。尤其是稍偏瘦一点的老年人更容易得。但是如果每天坚持一定量的正步走,就可以达到防治老年人疝气的效果。

  四、提踵走:在走步时,注意踝关节用力,尽量把脚后跟抬起,带点弹性的走,可以使脚下几十块对生命非常重要的肌肉得到锻炼,从而使用它们保持健康的活力。有人把脚称之为人的第二心脏,它对人整体的健康特别有益。凡是有脚垫的人,只要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提踵走,三个月以后基本上可以使脚垫减轻或消失,而且可以降低脚踝受伤的几率。

  五、摆臂走:走步时,两臂随步行的节奏做较大幅度的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对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的效果。

  六、摩腹走:走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圈,正反方向交替进行,适合患有慢性胃肠疾病、肾脏病的老年人。

  七、甩腿走:走步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时间最好在餐后40分钟进行,据说可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

  来源:运城老体协 作者:张兆龙

(责任编辑:于红立)

合作伙伴

  • LOGO

供应商

  • LOGO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